前不久,保罗·乔治的个人签名球鞋系列刚刚迎来了第三代的发布,市场价格洛阳纸贵般涨得飞起。从PG1起,PG系列接过了Nike篮球产品线中低端明星签名鞋的接力棒,成为耐克最受瞩目的千元以下篮球鞋,市场反响也颇为不错,保罗·乔治及一众NBA球员的亲身示范,似乎用不上什么推广,也让这个亲民系列拥有了一众忠实的粉丝。
锡安威廉姆森一脚踩爆耐克
但就在北京时间本周四,PG系列着实大大地“火”了一把。
备受瞩目的准状元,现在杜克大学的当家球星,锡安·威廉姆森,在最低票价近3000美金的“北卡州德比”中,仅仅打了不到一分钟,便因为一次突破后的球鞋中底开裂,而受伤离场。自他离场,社交网络上炸了锅,并不是因为这场比赛的精彩和激烈,主题只有一个,锡安·威廉姆森受伤,因为穿了Nike PG 2.5。
锡安·威廉姆森踩爆球鞋
Puma的官方Twitter发了一条嘲讽微博,后来随即删除,PG2.5的主人保罗·乔治的Twitter也是被锡安·威廉姆森的粉丝攻击,被迫关掉了评论。威廉姆森,一个人撬动了一整个行业的动向,Nike股价应声下跌超过1%,意味着因为这次突发事件,Nike市值蒸发超过10亿美元,相当于整个篮球鞋市场一年的销售总额。
网络舆论如今一边倒,Nike也迅速作出官方声明表示彻查此事,但我们不妨客观而冷静的,对于这件事进行一番细致而深入的分析。
比着比着赛,鞋坏了的,绝不在少数。
比较有名的,卡特把一双VC 4穿掉了底,托尼·罗腾脚下的一双Air Jordan 10也是在比赛里当场张了嘴,尼克·杨元年Zoom Generation,和邦纳的老New Balance也是难掉底的厄运。
这几个例子都可以归类成,穿着者对所穿的球鞋确实是真爱,明知道老鞋已老,却仍然执意要让它在球场上燃烧最后一段生命。
另一种,像吉诺比利,阿隆·戈登,则是因为发力过猛,直接把鞋面穿破了,无独有偶,他们所穿着的鞋款,都是当年的中低端产品。他们,也都没有受伤。
但像威廉姆森这样,直接把一双新鞋中底穿裂了的,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。据笔者了解,锡安·威廉姆森所穿的这双PG 2.5并不是PE或是Promo Sample鞋款,序列隶属于Team Bank,即品牌为重点学校推出的特别配色,虽不会大面积市售,但也是来自正常的市售产品线。这意味着,其实,这就是一双普通的110美金的中低端Nike篮球鞋。
回顾威廉姆森受伤的动作,明显是地上有水,鞋底打滑,与鞋面形成了相反的作用力,这个作用力当中还有锡安·威廉姆森近130KG的体重,这也是此次事件,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130KG的体重,比保罗乔治重了30KG,同样穿过这双鞋子的东契奇也只有99KG,从根上来说,主打灵活和性价比,轻支撑性和稳定性的PG 2.5也许就并不适合他。
锡安威廉姆森一脚踩爆耐克
穿了一个赛季,也许,锡安·威廉姆森也是真的喜欢这双鞋。
从90年代取代adidas,成为杜克赞助商开始,这一晚,算得上是Nike的至暗时刻,在这当中,Nike到底做错了什么?
在笔者看来,在重点球员的学生时代即开始提供PE鞋款不乏先例,对于锡安·威廉姆森这样在高中时代就是全美焦点人物的天之骄子,为他提早制作PE鞋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这不得不说是一份不该有的疏漏。
另一方面,在球鞋选择方面,Nike并没有给予他足够的专业指导,也许这些年篮球鞋设计的发展已经渐渐淡化了位置对于球鞋的界限,但大体重球员理应选择支撑性较强的鞋款,这也是常识之一。
事件还在持续发酵,锡安的伤势看来也并无大碍,但这件事情,的确为球员和品牌都敲响了警钟,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,对于运动鞋的各项指标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对于球员来说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鞋十分重要,对于赞助商品牌来说,对于球员的保护和运动表现提升,需要更为细致的研究和数据分析,在高强度的专业比赛里,运动鞋的安全性是考量一个品牌专业程度的基本标准。
Nike这次吃了大亏,但相信他们会尽快作出应变,作为如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品牌,这样的错误,已经足够写进Nike的历史。
现在最受关注的,可能就是锡安·威廉姆森在下一场比赛里穿什么鞋了,要我说,踏踏实实的穿个LeBron的球鞋挺好。